您的位置:首页 >金融资讯 >

砥砺奋进五载 德阳“十四五”交出硬答卷|观天下

2025-11-26 11:31:20 来源:中国新闻网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5日电 (杨勇)11月25日,德阳市举行“决胜‘十四五’续写新篇章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,全面介绍“十四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就。

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,工业振兴引领全局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德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.4%,2023年站上3000亿元台阶,2024年达到3265.4亿元,同比增长7.2%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、规上工业企业户数、工业总产值等主要指标居全省第2,走出了一条“以工业振兴带动产业振兴、全局振兴”的德阳之路。

创新驱动成效显著,装备科技城建设提速。德阳以建设中国装备科技城为核心抓手,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。五年来,德阳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,推动旌湖实验室实体化运行,国省级创新平台达304家。一批“德阳造”大国重器在此诞生,创下多个“世界之最”“中国之首”。

成德同城化成势见效,县域经济蓬勃发展。德阳深入实施“同城融圈”战略,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产值超3500亿元,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。交通体系持续完善,“7高8快3轨”路网加速成型,市域铁路S11线加快建设,“半小时通勤圈”基本形成。县域经济呈现“橄榄型”结构加快演进,旌阳区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,广汉、什邡、绵竹、中江等地均实现跨越发展。

重大项目支撑有力,发展动能持续增强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德阳滚动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380个,完成投资超3500亿元。创新构建“1+2+N+1”全周期管理机制,项目储备量从251个提升至1800余个。三环科技、一汽解放等638个项目竣工投产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民营经济贡献突出,营商环境持续优化。德阳全市民营市场主体近28万户,2024年民营经济增加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,贡献了40%的投资、58%的税收、59%的GDP、95%的就业和97%的市场主体。德阳率先出台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,营商环境评价连续6年取得“优秀”等级。

民生福祉稳步提升,文旅品牌走向世界。财政支出中民生占比始终保持在65%以上。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建成投用,累计接待游客超1350万人次,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。全市新增5家三甲医院,中小学、幼儿园达692所,养老托育机构超400家,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,德阳以实打实的成效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、成果丰硕的时代答卷。当前,德阳正统筹推进“十四五”收官与“十五五”规划布局,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(完)

标签: